小心「Shopping mall 」高獲利陷阱!血本無歸的投資詐騙真相揭露
近期網路出現大量「Shopping mall 」投資廣告,標榜「高收益、低風險」、「穩賺不賠」,誘使民眾投入資金。這實際上是典型的假投資真詐騙手法,已造成多人受害。本文將揭穿這種詐騙手法,幫助您保護財產安全。
詐騙手法解析
誘人廣告吸引
在社群媒體(Facebook、Instagram)投放精準廣告
使用名人頭像偽造推薦影片
標榜「保證獲利」、「零風險高報酬」
假平台真詐財
仿造正規交易平台介面
初期讓投資者小額獲利,誘使加大投入
出金時以各種理由拒絕(需繳稅、保證金等)
專業話術洗腦
假冒分析師提供「獨家內幕」
製造急迫感(限時優惠、名額有限)
群組內安排假會員炫耀獲利
六大警示特徵
過度承諾:宣稱收益率異常高(月報酬20%以上)
來路不明:非金管會核准的交易平台
壓力話術:催促立即入金,否則錯失良機
無法出金:以各種藉口拖延出款
個資要求:要求提供銀行帳戶、身分證等敏感資訊
缺乏監管:無法提供合法金融監管編號
防詐三步驟
保持懷疑
記住「高報酬必定高風險」
勿輕信網友推薦投資管道
警惕過度完美的獲利承諾
停止交易
若發現無法出金,立即停止投入
保留所有對話記錄與交易證明
受害者真實經歷:
我的親身經歷分享一下,我是台中一位退休教師在Facebook看到廣告,加入「Shopping mall 專業投資群組」,初期投入20萬元獲利4萬元,隨後加碼300萬元後,對方即以系統維護為由消失,車房都抵押出去了還背着一身的貸款,當時我覺得天都要跪下來了!想死的心都有!幸好遇到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,幫我拿回了我的積蓄,也及時還上,貸款才沒讓我走上絕路。
如果你身邊也有類似經歷的人可以加我的賴oi9886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你,不讓詐騙集團帶着我們的血汗錢去逍遙快活!
👇如果發現被騙緊急查證挽救👇
👉添加反詐機構救助賴ID:【oi9886】點擊加入好友可進行添加反詐機構Line進行直接詢問鑒定真假】
🚨 請大家務必警惕,避免重蹈覆轍!
👆希望能用這位網友的經歷提醒更多人 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也希望更多受害者能勇敢站出來!也希望大家能從網友的經歷中汲取教訓,提高警惕。
詐騙手法揭秘:Shopping mall如何騙取你的資金?
一、常見投資詐騙手法
1.高報酬低風險誘惑
宣稱「保證獲利」、「穩賺不賠」、「短期高回報」,例如「每月20%收益」、「翻倍獲利」。實際:合法投資必有風險,超高報酬通常伴隨高風險或根本是騙局。
2.假冒合法機構或名人
偽裝成知名銀行、券商、基金公司,甚至盜用財經專家或網紅名義推廣假投資。案例:假冒「巴菲特推薦股票」、偽造金融機構官網或APP。
3.虛擬投資平台(詐騙APP)
誘導下載虛假交易平台,初期讓受害者小額提現獲利,後以大額資金「鎖倉」或直接消失。特徵:平台無法出金、客服失聯、系統維護等藉口拖延。
4.龐氏騙局(資金盤)
用後期投資者的資金支付前期投資者的收益,營造賺錢假象,最終崩盤跑路。常見話術:「拉人頭分紅」、「層級獎金」、「限量會員」。
5.假加密貨幣或NFT詐騙
推銷不存在的虛擬貨幣、偽造交易所,或假借「區塊鏈」名義發行空氣幣。手法:操控價格後拋售(拉高出貨)、偽造白皮書、假冒ICO/IEO。
6.感情詐騙(殺豬盤)
透過交友軟體建立信任後,誘導投資虛假項目,甚至要求借貸或代操盤。
7.假冒政府或紓困方案
謊稱可代辦「投資補貼」、「特殊管道IPO」等,要求支付手續費或保證金。
二、被詐騙後的處理方式
1.保留證據
截圖對話紀錄、交易明細、匯款憑證、詐騙平台畫面等。
三、重要原則
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:異常高報酬背後往往是陷阱。
資訊透明是關鍵:合法投資必提供公開說明書與風險揭露。
多問一步:諮詢專業金融顧問或信任的親友,避免衝動決策。
結論而言:
在交友軟體認識的「朋友」帶你投資 99.99% 就是詐騙,詐騙流程就是前期讓你小賺給你提領。後期要提領資金就說要繳稅,這就是詐騙,不要這麼傻,沒有判斷能力的建議不要投資加密貨幣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網友不會幫妳賺錢,凡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投資廣告或網友傳來的投資訊息,標榜「保證獲利」、「沒有風險」、「穩賺不賠」都是詐騙 📢 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人,讓我們一起打擊詐騙!
4月14日之後,L姐基本退場了(但繼續配合Y姐的戰術),Y姐正式登上了直面我的獵場,她幾乎每天都在午夜十分或者晨曦微露之際給我打來微信語音電話,一般都是勸我投資那些“特大好消息”、“重大利好”的所謂金融產品。
誘騙群眾參與
青少年被電信詐騙的案例時有發生
有多少次這樣的深夜,爸爸怕我著涼而一次又一次的替我蓋被子?爸爸為我操勞了無數個日日夜夜,我卻因為一件小事和爸爸吵架,爸爸對我無微不至,我卻摔門而出,爸爸對我百依百順,無怨無悔,我卻那樣刁蠻任性。爸爸視我為掌上明珠,我卻對他不理不睬。
誘導操作:利用青少年對法律的敬畏,誘導學生下載遠程控制軟件或轉賬,或通過屏幕共享獲取支付密碼。
四川成都的徐女士剛過57歲生日,她早年與丈夫離異,獨自撫養孩子長大。孩子成家後徐女士不願和孩子同住,一直生活在老家。閒來無事的徐女士喜歡隨手記錄下生活,然後製作成短視頻發佈到平台上打發時間。
總之,聚師網小師兄表示,被騙不可怕,只要心態放平,想辦法亡羊補牢,那就為時不晚。
“只要打開手機軟件,就彈出各種各樣的內存清理提醒,也不知道怎麼關”,60歲的王女士向家人吐糟完不久,3月15日一則“六旬單身老人網聊被騙數万元”的話題就在社交平台發酵,這與當天第三方機構發布的“銀髮網民月活規模2.75億,同比增長13.6%”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。
小心某酒業“買酒贈股權”騙局套路,被騙後,怎麼追回損失?看這裡!
我看了幾個帖子,很多人都被騙了,我之前沒注意到,我父親因為倒賣一個遊戲賬號,有人加好友聯繫他,開出的價格也很高,但必須要去他推薦的網址交易,我人在外地工作,不在父母身邊,這事是我父親充了將近12W我才知道的,打電話來跟我說銀行卡里面10幾萬被凍結了,讓我轉1萬過去,我聽著語氣就有點不對了,後來追問下才發了一些圖片過來,在這個網站上面賬戶餘額有,提現顯示凍結,需要激活訂單,我就知道被騙了,哪有哪個交易平台提現還得需要充錢進去才能提現的,我趕緊叫他別再充了,馬上報警,無奈我老家就是一個小鎮,去了派出所,裡面的同志讓我爸在樓下等,自己跑去洗澡了,呵呵。人等來了,人民同志一口咬定說這錢百分之兩百是追不回來的,說立了案也沒用,讓我爸去撤案,跟上面的說沒有損失這筆錢。 挺好笑的。 。 。
警方提醒
臨泉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提醒,網絡交友應比現實社會交友更加謹慎,遇到異常熱情、短時間內主動要求確立“情侶關係”的人,需要提高警惕。接收到交友短信時,不要草率通過並透露過多個人信息,避免因洩露過多信息而落入對方的層層圈套。深度交友務必深入了解,特別是婚戀網站、社交網站、交友APP上的好友,務必核實對方真實信息,不要被甜言蜜語沖昏頭腦,防止對方以虛擬身份實施詐騙。
投資者遇到這種誇張的宣傳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其實,投資者可通過證監會網站,查詢合法經營機構的網址,識別非法平台網站。合法經營機構,只能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,也只能以公司的名義,開立銀行賬戶,而非法機構,往往以個人的名義開立收款賬戶。
慘遭囚禁身陷詐騙窩點